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校园宣讲会 
 七省七校 
 招聘公告 
 生源信息 
人民日报、中教报、中青报、央视国际等媒体对七高校结盟共享就业资源的做法予以高度关注
2006-12-19 15:30  

校新闻中心讯 近一周来,我校与其他高校互结联盟,相互推荐用人单位,共享毕业生就业资源的做法,受到各级媒体的广为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半月谈、科学时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洛阳日报,央视国际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人事部网、新浪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都予以了广泛报道。高校结盟共享就业资源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也引起了教育部、人事部,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的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12月18日消息:互荐用人单位 七高校“结盟”消除就业壁垒

本报洛阳12月17日电 记者戴鹏、曲昌荣报道:“我们7所学校的‘结盟’招聘会今天开到最后一场了,听说来了250多家用人单位。”12月17日,河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张赞平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高校内的各种招聘会虽然频频举行,但很多都只对本校学生开放。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河南科技大学与西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结盟”,约定共享就业资源,消除校际和地域壁垒。

“结盟”后,每所高校在筹备本校的招聘会时,都会向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发出邀请函,同时列出其他6所学校招聘会的时间、专业设置和毕业人数。为方便用人单位从容“转场”,7所高校把招聘会安排在半个月内集中举行,第一站为12月4日的河南科技大学招聘会,最后一站为12月17日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招聘会。

首钢集团人事代表告诉记者,在半个月内集中参加7场招聘会,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录用到比较理想的人才。辽宁曙光汽车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则表示,几所学校像“接力”一样将他们从一个学校接到另一个学校,吃住行安排得都很周到,减轻了旅途之苦。

张赞平告诉记者,在12月4日那场招聘会上,与会的近200家用人单位中,有1/4是其他6校推荐来的。用人单位的范围也由以往的省内为主发展到了2/3以上都是省外。当天签订协议和达成就业意向的有2300余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

有关专家表示,对高校来说,这种“结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学生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结盟”本身使得用人单位更容易对各校的毕业生质量进行比较,这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人民日报》 (2006-12-18 第11版)

中国教育报》12月18日消息:高校共享就业信息资源 用人单位各地巡回招聘

本报讯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段会珍)12月4日,位于河南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2007届毕业生冬季双选会拉开序幕。与往年不同的是,此届与会的用人单位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质量还高。这得益于该校与西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结盟”,采取高校共享用人单位资源,用人单位巡回到“结盟”高校招人,共同打造毕业生就业平台的做法。

作为人才的“生产单位”,各高校都在积极地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7所高校“结盟”后,每所高校都将自己的“老客户”——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推荐给每所“结盟”高校举办的双选会。据统计,作为“结盟”高校双选会的第一站,此次到河南科技大学参会的用人单位共194家,其中1/4的用人单位是其他6所高校推荐来的。在194家用人单位中,河南省外企业占2/3,知名大型企业,如首钢集团、大连机床厂集团等都派出代表到会。

参加招聘会的首钢集团人事代表高兴地告诉记者,“结盟”的7所高校以前都隶属于原机械工业部,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结盟”后的招聘会行业特点更为明显。用人单位在半个月时间集中参加7场招聘会,可极大地提高招聘效率,也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录用到理想的人才,提高了招聘质量。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结盟”的学校接力赛似地把企业从一个学校接到另一个学校,吃住行安排得很周到,省去了不少麻烦,受到企业的欢迎。有关专家也认为:高校“结盟”打造毕业生就业平台,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学生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这种“结盟”本身使得用人单位更容易对各个学校的毕业生质量进行比较,对学校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作为第一个受益者,河南科技大学校长王键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敢于“结盟”,不仅需要有参与竞争的勇气,更需要有扎实的“内功”作支撑。

当然,7校“结盟”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毕业生。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多、范围广、层次高,毕业生们有充分挑选的余地。已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约的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张群坡说:“今年是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家的心理压力很大,没想到高校‘结盟’给我们帮了忙。招聘会现场需要车辆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约有50家,我们班有将近40%的同学签了约。”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积极采取措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李慕涵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她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站投递的应聘申请仅过了一周就有了回音。

北京语言大学学生 李慕涵:以前我们应聘要通过政府不同部门的网站去查自己感兴趣的公司,特费时间。现在只需要登录联盟网站进行在线申请就行了,非常方便。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是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五部委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共同组成的。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刘大为 :网络联盟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打破(过去)这种信息孤岛、信息分割的局面,实现信息的深度共享。

初步统计显示,联盟网自11月中旬开通以来的日点击量均超过了一千万。整合后的联盟网还通过技术升级,变过去季节性开通为全年开通,24小时滚动播发,信息更新的时间由以前的7天缩短到现在的3天,并开发了网上面试功能,为异地毕业生求职提供了便利。

北京、陕西、河南、辽宁等地的一些高校还打破校际地域壁垒,改变过去招聘会只向本校学生开放的做法,互相推荐用人单位,把就业资源无偿提供给其它高校毕业生。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记者看到,就业办公室的老师正把一些更适合河南科技大学一些专业学生就业的信息传给对方,而他们也收到了沈阳工业大学传过来的就业信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就业办主任 王志伟:就业信息共享后我们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数量增长了3倍,毕业生选择的余地也大了,今年招聘会的当场签约率比去年增加了80%。

河南省教育厅网12月15日文章:河南科技大学与省外六所高校结成“就业联盟”共同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

为拓展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河南科技大学于近期与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结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按照顺序,在相对集中的半个月时间内连续举行校园招聘会。七所高校约定:共享大学生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消除大学生就业的校际和地域壁垒,共同打造就业平台。各高校在对外发布自己的生源信息和发放双选会邀请函时,一并发布其他六所高校的相关信息;各高校彼此相互推荐自己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参加其他高校举办的双选会,以达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七所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联盟”后的招聘会行业特点更为明显。

12月4日,河南科技大学2007届毕业生冬季双选会成功举办。本次双选会作为七校建立“就业联盟”以来的第一场冬季双选会,共吸引来自河南、北京、天津、上海以及江浙等沿海地区的用人单位194家(其中省外用人单位超过了三分之二,铁姆肯•恩斯克轴承有限公司、北京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澄西船舶公司(原上海造船厂)、中国一拖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占有相当比重),共提供就业岗位4500多个,吸引省内外近10000名毕业生参会,300余名毕业生现场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就业协议书,2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从需求专业来看,学校机械、材料、车辆、电信、化工、畜牧类等专业毕生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