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网络版)
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洛阳工学院组建初期设立的机械系。学院现有6系 1室: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轴承设计与制造系、测控技术系、工业工程系和工程图学教研室,每个系均设有相应的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132人,其中专职教师118人(含实验教师7人)。现有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
学院围绕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机电融合、信息检测和企业管理,设置了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工程,在河南省及部分省市均按“一本投档线”招生。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河南省首批名牌专业一本招生,200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控技术”课程分别获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010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2个专业按机械工程大类招生(含卓越班),入校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报某一专业(方向)和卓越班,其中轴承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为我校特色专业方向。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3个二级学科。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均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工程是河南省重点资助的重点学科,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机械工程获2015年省级特色学科(A类)立项建设。
学院依托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齿轮制造及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轴承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智能数控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轴承陈列馆和机电工程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构建了高水平开放式机械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明显,多家著名机械企业在学院设立有专项奖学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该专业下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轴承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中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及开发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现代机械的设计、制造、控制以及机电设备的生产、科研、设计与技术开发及组织管理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该专业是机械学、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相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应用专业,下设机电控制和液压传动与控制二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既熟悉机械又精通电子与电控技术的机电结合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汽车、轻工、化工、电子等行业从事机电液设备和控制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该专业主要培养信息检测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处理、微机测控、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及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光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控制工程、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接口技术、精密仪器设计基础、智能化仪器设计、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及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等工作。
工业工程 该专业是综合机械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复合型学科,主要培养既能从事现代制造工程系统的设计,又能进行决策、规划、实施、评价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机械设计、工程经济学、运筹学、质量工程学、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生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及院校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施工、科技开发、运营管理与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