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前身是洛阳工学院基础部,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9年独立建院。学院拥有凝聚态物理、光电信息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物理学(理学)、材料物理(工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三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大学物理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物理实验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物理学为河南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物理仿真实验室为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建有一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一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两个校重点实验室。有管理严格,设备较先进、门类较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实验用房 3500 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 1000余万元。
学院致力于发现、吸引、培养和使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拥有专任教师71人,其中45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具有高级职称。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博导2人,硕导13人。学院获得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级课题,在研经费500余万;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46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在每年的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我院年年有教师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南六省大赛区)中,我院王翚老师获得第一名的佳绩,在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上我院两位老师获一等奖和教学标兵称号。
学院本着“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科基础扎实、有创新创造能力、分析说服能力、理性思辨能力、高效执行能力的广谱人才为目标,对本科生进行分层次培养。在课程的安排上注重与新科技、新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的结合,培养的毕业生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势头。学院设有大学生创新中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我院学子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竞赛、“科大之星”和“学习之星”评比、校物理实验动手大赛、校高等数学竞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已取得六十多项奖项。多次获“考研先进单位”称号。
应用物理学专业 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计算编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并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主要有: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固体物理学、信息光学、材料物理学、半导体光电子学、传感器技术、电工技术基础等。学生毕业后,能在物理学、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技术、通信、电子、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医学检测、自动控制等相关高校及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在光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专业课主要有光学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光通讯技术、光电子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光纤通讯原理与技术、电子设计制作等。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光信息技术领域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或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光电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人才。
材料物理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定位于新能源材料与电子器件技术的全面结合,基于绿色低碳的节能与环保理念,立足于传感、光电、锂电、催化、纳米、电化学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制与开发,致力于绿色能源存储与转换,环境检测与治理的发展目标。学生将受到系统理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项实践课程的技能培训,可攻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电磁波与微波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光学等多领域的研究生。可到电子材料与器件、传感材料与器件、光伏电力、动力电池、电器能源、节能环保等公司企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运行管理工作。